各設區市、楊凌示范區、韓城市科技局,各高新區管委會,各有關單位:
為全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省委十三屆十次全會及省兩會安排部署,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結合科技部《關于營造更好環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的通知》、《陜西省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的若干措施》,省科技廳研究制定了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加快創新發展的若干舉措。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開展惠企政策落實行動
1.全面梳理與科技型企業有關的創新激勵和稅收優惠等各類政策,制作培訓課件,細化落地流程,做好解讀說明,形成精準服務包,直播輔導、在線咨詢、線上發布,分級分類開展網絡培訓和定向發送。多渠道無死角進行政策宣貫和企業行為引導,切實提高政策有效性。會同稅務部門,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等普惠性優惠政策落實力度。
2.加快獎補兌現。省科技廳對2021年度首次認定的2200余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每家一次性5萬元獎勵補貼(給予西咸新區總窗口高企頂格上線補貼20萬元),各地市、高新區配套給予每家相應補貼15萬元。對新認定的191家瞪羚企業和98家潛在瞪羚企業分別給予每家20萬元和10萬元后補助獎勵。對秦創原創新創業大賽81家獲獎企業給予后補助支持。對認定通過的各類雙創孵化載體按照管理辦法給予相應獎勵。鼓勵各市科技局對評價入庫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給予科技經費后補助支持。
二、優先撥付小微企業項目經費
3.提前下達2022年度項目經費計劃,及時優先撥付資助小微企業的項目經費。對政府補助經費暫未到位的,鼓勵開展科技金融結合業務的商業銀行按核定額度等額撥付給企業,財政科技計劃經費到位后返還銀行。加大對企業使用科技創新券支持。
4.優化科研項目管理,加大對疫情防控、民生保障等領域項目支持,開辟項目申報綠色通道,對重點特殊項目視情準予延期。
三、推進涉企服務便利化
5.實現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無紙申報。完善高企認定申報評審系統,實現常年受理、無紙申報、網絡評審、系統管理,高企申報、評審、備案等工作全流程線上服務,全過程不見面辦理,遴選公開中介服務機構,切實減輕企業申報負擔。
6.實行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全流程網上辦理。完善評價入庫掌上輔導系統,做好科技企業孵化培育、評價認定在線輔導。組織評價工作機構在線開展企業評價信息形式審查,做好省本級評價、分批次公示公告、集中抽查等工作,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高效便捷服務。
7.發揮好中小企業研發服務系統作用。深入實施“1155”工程,促進研發平臺開放共享,及時提供技術服務,降低企業研發成本和周期。對高校院所研發成果與企業技術需求精準匹配、有效對接并簽訂協議、合同額倍增的,實行雙向補貼,補貼比例提高到10%,各不超過10萬元。
8.推行科技業務不見面網上辦理。通過陜西科技信息網、秦科技微信公眾號等發布信息公告,指導科技型企業通過網絡平臺、利用互聯網、微信、QQ、電子郵件等非接觸式途徑辦理相關業務。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無紙化,外國專家來陜工作許可網上辦等。發布并鏈接各類業務辦理渠道和咨詢方式,為科技型企業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務。
四、加大企業急需人才引進力度
9.加快引用秦創原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發揮高校吸引聚集人才優勢,解決企業高端人才缺乏、招引人才困難問題,采取“高校幫助引進、企業配套使用、政府項目補貼”模式,建立“人才+項目”機制,引進培養一批企業亟需的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對急需緊缺人才試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議”,給予每人每年最多50萬元的財政科技經費支持,試行包干制管理。
10.推進“科學家+工程師”項目實施,以企業或高水平創新平臺為依托,以攻克企業重大技術難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孵化科技企業為目的,形成高校科學家與企業工程師相對固定的合作模式和工作機制,給予創新團隊30萬元財政科技經費支持。
五、推動項目成果常態化路演
11.按照秦創驛站、每周發布、月度專場3個層級,強化供需對接,抓好科技成果挖掘、項目梳理篩選、前期輔導培訓、項目路演和投資對接、科技成果落地等全鏈條各個環節的組織實施,在規范化、專業化、品牌化上狠下功夫,促進創新成果與金融資本有效銜接,力爭轉化一批含綠量多、含新量足、含金量高的科技成果,推動形成科技型企業鋪天蓋地的生動局面,努力讓小路演變成大平臺、催生大產業、創造大市場。
六、實施科技型企業倍增計劃
12. 實施科技型企業“登高、入規、晉位、上市”四大工程,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規上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上市企業。利用三年時間,實現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及規上高新技術企業總體數量翻一番,努力形成科技型中小企業鋪天蓋地、創新型領軍企業頂天立地發展態勢,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新優勢。
陜西省科學技術廳
2022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