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以下簡稱“重慶高新區”)深入推進人才創新創業全周期服務機制改革,組建了由幾百名專業人才構成的“科創經紀人”服務團隊。
“我以前也是一名科研人,后來成了重慶高新區首批科創經紀人,加入了科研‘陪跑’隊伍。”從事科創經紀業務近16年的程玉嬋說,“陪跑”隊伍的作用,就是為技術和市場“穿針引線”,打通成果轉化的堵點。
這樣的隊伍,重慶高新區共建立了4支,囊括技術經理人、投資經理人、職業經理人、孵化器管理人。這4支隊伍深度參與創新創業項目概念驗證、供需對接、成果轉化、企業孵化、融資服務等各環節,滿足各類成果轉化特色需求。
“多虧有‘陪跑人’幫助,我們才能走到今天。”基諾萊(重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基諾萊”)總經理劉云威說。
原來,劉云威團隊早已擁有專利基因組測序技術,卻因不懂經營,遲遲難以獲得經濟效益。程玉嬋了解情況后,為其量身打造了一套方案,協助該團隊完成企業工商注冊、項目申報代理等一系列服務,還協助他們申請了發明專利3項,成功融資980萬元。
如今,基諾萊已建立起一整套基因檢測分析技術體系,開發出遺傳病基因診斷等多個產品,適用于生殖健康、婦幼保健、兒童罕見病等領域,發展前景廣闊。
這樣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的案例,在重慶高新區還有很多。
重慶科技大學防腐與表面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鎂合金綠色高耐蝕原位碳晶轉化技術”科技成果正加速轉化落地;重慶耐視特科技有限公司快速“牽手”當地供應商,實現一周內小批量試制……
一家家企業的落地、一項項成果的轉化,都有“陪跑人”奔波的身影。科創“媒人”成功“牽線搭橋”的背后,是重慶高新區聯動“政府+市場”政策、平臺、資金、技術等資源,構建全鏈條科技金融“資金池”帶來的底氣。
不僅如此,重慶高新區還創新實施“積分制”評價認定機制,讓服務人才的“陪跑人”也能成才。
重慶高新區通過重點考察“陪跑人”職業資格、任職經歷等“能力指標”和促成科技成果轉化數量、技術交易金額等“實績指標”,精準賦分測算,選拔一批優秀“陪跑”人才,并為其提供相應的人才政策待遇和服務補貼。
一系列政策的出臺,讓“陪跑”隊伍不僅“跑得好”而且“跑得遠”。截至2024年年底,重慶高新區培育的“陪跑”人已達460名,他們在集成電路、軟件信息、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鏈中開展深度服務,助力轉化科技成果265項。
據介紹,下一步,重慶高新區將把服務視野從聚焦當地孵化向離岸孵化拓展,服務對象從聚焦高端人才向青年人才拓展,服務領域從聚焦主導產業向未來產業拓展,用“陪跑”機制這根“針”把技術和市場的“網”織得越來越密。
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 京ICP備05034026號-9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0532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萬壽路27號院 郵編:100036 聯系電話:010-68209024 傳真:010-6820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