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25年,包頭稀土高新區的稀土產業發展勢頭愈發強勁。最新數據顯示,1—2月,稀土產業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長27.3%,這一迅猛增長態勢,有力拉動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個百分點,為全年經濟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也讓包頭稀土高新區在“稀土之都”的核心地位更加穩固。
在包頭稀土高新區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一條以稀土永磁材料和永磁電機為核心的產業鏈,正以磅礴之勢釋放著強大發展動力。2024年,包頭稀土高新區的稀土產業產值一舉突破487.22億元,占據包頭市經濟貢獻率的47.3%,生動演繹了“稀土之都”核心區域向新質生產力大步邁進的精彩篇章。在這里,每10家規上工業企業中,就有7家與稀土產業深度關聯,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宛如雙螺旋結構,持續重塑著中國稀土產業在全球的坐標。
踏入包頭稀土高新區,全球頂尖企業的醒目標識與拔地而起的智能化車間相互輝映,勾勒出一幅現代化產業蓬勃發展的圖景。全國磁材企業前15強里,有10家紛紛在此扎根落戶。廈門鎢業2萬噸磁材項目的有序推進,華宏科技再生資源基地的高效運轉,共同奏響了稀土新材料產業集聚發展的激昂樂章。安泰北方打造的全國首條釹鐵硼全智能化生產線,引領傳統材料生產成功邁入“數字工匠”時代;安德稀耐成功將鑭鈰元素的應用邊界拓展至新能源領域,曾經被稱作“工業味精”的輕稀土,正華麗蛻變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材料。隨著“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這一金字招牌的成功落地,北方稀土以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的卓越姿態,在全球稀土產業鏈的高端環節,深深鐫刻下中國印記。
距離新材料基地僅10公里處,規劃面積達5000畝的稀土永磁電機產業園,已初步呈現出現代化產業的宏偉雛形。在7.8萬平方米的共享廠房內,臥龍集團的永磁電機生產線以令人驚嘆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速度,強勢刷新行業紀錄,其產品能效比國際標準提升了15%;韓國磁化電子的防抖馬達項目年產能成功突破1億只,為智能手機、無人機等高端裝備裝上了強勁的“中國芯”。從果斷拆除4.85萬平方米老舊廠房,到順利修通騰飛大街、朝陽路,從扎實開展土地整理工作,到精準實施產業鏈招商,包頭稀土高新區僅僅用了3年時間,就將“磁材—電機—終端應用”的轉化周期大幅縮短了80%,實現了稀土價值的幾何級躍升。
在產業生態構建的關鍵攻堅階段,包頭稀土高新區憑借制度創新,成功打通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任督二脈”。國內獨一無二的稀土博物館,已然成為產業文化的嶄新地標;稀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示范項目,精心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的技術標準體系;多達6892件的有效專利,筑起了堅不可摧的創新“護城河”。當“天駿計劃”助力英思特稀磁成功登陸創業板、天和磁材奮力叩開主板大門,資本市場的源頭活水正精準澆灌著科技創新的種子。專利成果轉化總額超8000萬元這一亮眼數字的背后,是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網絡在持續高效發力,更是“稀土產業大腦”對要素資源進行智慧化配置的生動體現。
從實驗室里的分子重構,到生產線上的智能升級,從曾經的產業洼地,到如今的全球高地,包頭稀土高新區稀土產業的進階之路,深刻折射出包頭稀土高新區向新質生產力轉型的堅定戰略定力。
當稀土永磁電機驅動著新能源汽車風馳電掣、高端機床精準運轉、風力發電機迎風旋轉,這座北方工業重鎮中的核心區域——包頭稀土高新區,正在新材料革命的洶涌浪潮中,全力鍛造高質量發展的全新引擎。
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 京ICP備05034026號-9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0532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萬壽路27號院 郵編:100036 聯系電話:010-68209024 傳真:010-6820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