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與光伏,兩個看似不相干的產業領域,在科技創新的賦能下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海口高新區企業一線光伏(海南)有限公司(簡稱“一線光伏(海南)”)通過深入探索農業與光伏的融合發展路徑,開啟“光伏+農業”的農光互補產業模式,成功推出“光伏線”等系列創新產品。
今年以來,海口高新區打造科技創新前沿陣地,為產業轉型升級注入創新源動力。
聚力創新謀發展
兩根一人合抱粗的水泥樁基拉起200米長的“光伏線”,懸于半空的光伏板、水管、灌溉噴頭通過連接裝置結合,當工作人員啟動開關后,灌溉噴頭高速旋轉噴灑水霧,現場猶如下起綿綿細雨……這是位于藥谷工業園的一線光伏(海南)示范工程現場忙碌的景象。
據了解,該企業于2024年在海口高新區注冊成立,致力于推動光伏發電與耕地種植協調發展。繼2024年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后,今年年初,“光伏線”完成示范工程搭建,標志著該產品步入推廣應用新階段。一線光伏(海南)負責人陳明發表示,目前已有來自海南省內外的十幾組客商到此參觀,其中5家企業拋出了合作“橄欖枝”。
“‘光伏線’可以像高壓線一樣懸掛在耕地、山林或河道上空,其獨特設計不僅不遮擋自然光線,還不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為下方的農田提供了充足的作業空間。”陳明發介紹說,與傳統光伏板相比,“光伏線”具有發電效率高、抗風能力強、土地占用少等優勢。針對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企業還將陸續推出“光伏+食用菌”“光伏+蔬菜”“光伏+中藥材育苗”等多種農光互補產業模式,為農民開辟更加豐富的增收途徑。
聚力創新謀發展,已成為海口高新區產業的真實寫照。今年1月,海南蘇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蘇生生物”)自主研發的“聚醚醚酮界面螺釘”“定制式手術導板”相繼獲得海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三類、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是企業推動再生運動醫學領域創新成果轉化的又一標志。
“目前,蘇生生物已有8個三類醫療器械、6個二類醫療器械獲批上市。”蘇生生物董事長曾勝表示,未來企業將瞄準運動損傷領域開發更多先進醫療器械,在降低患者使用成本的同時,為園區藥械產業發展凝聚創新動能。
賦能創新生態圈
近年來,海口高新區以更優營商環境賦能產業向“新”,創新生態圈煥發蓬勃生機。
每一株科創“幼苗”都蘊含成長為“參天大樹”的澎湃能量。作為海口市首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近年來,海口高新區創業孵化中心持續培育科創“金種子”,為入孵企業發展提供全周期技術和資金支持。如今,該高新區入孵企業已累計取得各項專利、專著500余件,在申專利300余件。
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精準滴灌。在近日舉辦的海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場融資對接交流會上,海南省第二批專精特新企業專屬融資產品集中發布,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等金融機構現場推介貫穿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的差異化支持政策和金融產品,為來自各產業園區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專屬融資支持。
如何以第一流營商環境為科技創新企業塑造發展新優勢?眼下,海口高新區正加快構建“10+1”營商環境體系,實施產業發展“九大行動”,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打造產業與營商雙向互動、共同促進的產業營商環境服務生態圈。
海口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海口高新區將持續優化“企業秘書”制度,為創新主體提供從孵化到壯大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賦能園區主導產業轉型發展提檔加速。
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 京ICP備05034026號-9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0532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萬壽路27號院 郵編:100036 聯系電話:010-68209024 傳真:010-6820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