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民宅偷窥盗摄,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
您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地方動態
陜西省科學技術大會隆重召開

    10月16日,陜西省科學技術大會在西安隆重召開。這次會議是陜西省委、省政府在傳達學習和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的熱潮中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主要任務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精神,分析形勢、統一思想,總結經驗、明確任務,部署實施《陜西省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陜西省“十一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進一步動員全省人民大力推進科技進步與創新,為建設創新型陜西而努力奮斗。

  陜西省委書記李建國作重要講話,陜西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袁純清作工作報告,國家科技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李學勇出席并講話。陜西省委副書記楊永茂主持大會。陜西省委副書記董雷,省委常委趙正永、郭永平、王俠、馬中平、李希、宋洪武、孫清云,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桂中岳,副省長朱靜芝,省政協副主席張保慶等出席會議。

  李學勇副部長首先代表科技部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并向會議代表和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他在講話中闡述了年初召開的全國科技大會的重大意義,并介紹了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大會精神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思路和部署。在高度評價陜西省科技事業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后,李學勇希望陜西充分發揮科技優勢,把加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戰略切實貫徹落實到經濟和科技工作中,建設具有陜西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創新型人才隊伍,加快科技進步和創新。李學勇表示,國家科技部將一如既往地關注陜西、支持陜西、服務陜西的科技工作,加強省部合作,推動建設創新型陜西。一是支持陜西有優勢的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承擔《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重大專項和重點任務;二是支持陜西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等高水平創新基地建設;三是支持“一線兩帶”建設;四是支持陜西“13115”科技創新工程實施;五是支持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辦好一年一度的農高會。

  接著,郭永平和朱靜芝分別宣讀了《關于表彰陜西省2005年度市、縣(市、區)黨政領導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2005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勵決定》。伴隨著歡快的樂曲,省上領導為獲獎集體和個人頒了獎。

  頒獎結束后,李建國書記作重要講話。他說,今年1月的全國科學技術大會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世紀新階段召開的第一次科技大會,是一次關系全局、決定未來的大會,是加強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動員大會,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做好新時期新階段的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堅決貫徹落實。

  李建國指出,經濟欠發達、后開發的地區,只有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才能實現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實現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實現經濟數量規模和質量效益的相協調,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陜西省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西部經濟強省的目標,就必須順應洶涌澎湃的世界科技發展潮流,跟進日新月異的全國科技發展形勢,把立足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陜西作為關系陜西省現代化全局的重大戰略。他強調,實現陜西又好又快發展,必須立足于自身的資源優勢,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培育特色產業。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有一個如何利用、如何轉化的問題。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摒棄傳統的發展路子,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采取新的增長方式,走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路子。這是我們必須作出的戰略選擇,也是陜西發展的希望所在。陜西省科教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科教優勢是陜西最大的優勢,完全有條件把陜西的資源優勢與科教優勢結合起來,形成巨大的后發優勢,轉化為巨大的經濟優勢。李建國要求,全省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認清形勢,堅定信心,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動員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省人民為建設創新型陜西而共同努力。

  李建國指出,加快建設創新型陜西,要明確思路,突出重點,抓好四項工作。一是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大幅度提高產業競爭力。要確定若干重點領域,抓住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實施若干重大專項,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造就一批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在高新技術發展及其產業化上、重點產業領域的科技創新上、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上實現新突破。二是著力強化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激發企業的內生動力。要利用好、落實好國務院和陜西省出臺的配套政策,積極鼓勵和大力支持企業開展自主創新。要加強企業研究開發機構建設,使研發機構成為企業技術創新的“發動機”。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有大企業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任務,努力形成一批集研究開發、設計、制造于一體,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骨干企業。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為民營科技企業創造良好環境,支持他們做大做強。三是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構建區域創新體系。要推動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加快應用開發類科研院所企業化轉制步伐,大力整合科技資源,推進政府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建立以各種中介機構為支撐的科技服務體系,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參與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形成以我為主、內外結合的創新合作機制。四是以發展創新文化為引領,努力培育全社會的創新精神。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大力弘揚追求真理、敢于超越、誠實守信、嚴謹治學的科學精神,大力弘揚自力更生、頑強拼搏、團結協作、淡泊名利的團隊精神,努力培育具有陜西特點的創新文化。要培養全民的科學精神,加強科學技術的普及工作,認真抓好創新型教育,使創新的活力在全省迸發涌流。

  李建國指出,培養造就一支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隊伍,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性因素,是建設創新型陜西的后勁所在、希望所在。必須全面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才、尊重創造的方針,大力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堅持把培養、使用、引進人才作為主要任務,堅持在創新實踐中培育人才,加快培養高層次人才,加大引進人才、引進智力工作的力度,創造良好的人才環境,不斷發展壯大陜西省科技人才隊伍。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進一步提高陜西省知識產權的保護水平,在這方面走在全國的前列。

  李建國最后強調,各級黨政主要領導要切實加強和改善對科技工作的領導,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關系全局的大事抓緊抓好。要狠抓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制定本地區本部門科技發展規劃和促進科技發展的政策措施。要加大對自主創新的投入,逐步形成以財政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為補充,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體系。要統籌協調,形成合力,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統籌實施、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共同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使創新成為陜西工作的一個鮮明特色。

   袁純清在報告中對全省科技工作進行了回顧總結。他指出,“十五”以來,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科教興陜戰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推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為全省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袁純清指出,要加快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實現“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變、科技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科技大省向科技強省轉變”,走出一條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人才為根本、以支柱產業和優勢特色產業為重點的有陜西特色的創新型發展道路,努力建設創新型陜西。具體目標是,到2010年,初步建立符合陜西省經濟社會發展特點的區域創新體系,科技綜合實力明顯增強,高新技術產業顯著增長,使陜西省從全國科技大省邁向科技強省。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區域創新體系,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將陜西省建成全國科技強省。

  袁純清指出,加快陜西省從科技大省向科技強省轉變,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重點突破,整體推進,著力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企業這個主體,使企業成為科技創新的領軍力量。二是深化科研體制和科技管理體制兩項改革,完善有利于激發創新活力的體制。三是完善創新合作、科技創新評價激勵和科技創新投融資三個機制。四是搭建科學研究、成果轉化、農技推廣、基礎條件和中介服務五大平臺。五是促進高新區的發展,培育高技術產業集群,充分發揮高新區在區域經濟中的龍頭、服務和輻射功能。六是加快啟動“13115”工程,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加快組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組織實施100項重大科技產業化項目。

  各設區市及楊凌示范區主要負責同志、分管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各縣(市、區)主要負責同志;省級有關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協有關專門委員會主要負責同志;在陜兩院院士,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主要負責同志共500多人參加了會議。

相關鏈接
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
地方鏈接:

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 京ICP備05034026號-9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0532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萬壽路27號院    郵編:100036 聯系電話:010-68209024 傳真:010-6820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