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毙乱惠喛萍几锩彤a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無論于國家發展還是區域競爭,創新都被擺到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作為國家創新體系重要支撐的高水平大學,如何打通從科技創新到成果轉化的完整鏈條,在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同時,更好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愈發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
以合肥為例,近年成功躋身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行列,并逐步成長為備受關注的“創新之都”,背后顯然離不開中科大的創新實力支持。
而對于科教資源豐富的陜西來說,技術輸出方面,2020年,全省技術交易合同成交額達到1758.95億元,在全國排名第6位。其中,西安更是以1648.56億元成交額排在全國城市第三位,僅次于北京和廣州,實力可見一斑。不過,科技成果的就地轉化卻一直是陜西公認的短板,亦是陜西破解高質量發展難題的關鍵。
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3月底,陜西舉全省之力推動的創新驅動平臺——“秦創原”正式啟動建設,其關注重點正是打通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的產業鏈路。包括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高水平大學在內,自然被委以重任。
作為一所具有系統創新“基因”的知名高校,早在2002年,西工大就被教育部確定為首批9所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試點高校之一。目前,西工大已培育出1家科創板上市企業鉑力特,華秦科技、鑫垚等5家企業也已啟動IPO, 還有11家高新技術企業和1家獨角獸成長企業。
“西工大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對其他高校和區域而言有何啟示?近日,粉巷財經(ID:nbdfxcj)對話西工大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國家大學科技園主任符新偉,詳解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挑戰與方向。
01?
西工大模式
粉巷財經:目前,西工大已有華秦科技、鑫垚等多家企業啟動IPO計劃。能否介紹一下學校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取得的成績和特點?
符新偉:我們轉化的主要領域包括航空、航天、航海、材料和制造五大領域。自2017年以來,轉化專利447件,合同金額達到7.52億元,其中116項專利技術,作價6.85億元,組建了20多家成果轉化企業,引進各類資本12.09億元。學校現在保留30多家成果轉化企業,市場估值接近300億元。
企業IPO方面,我們推動實現鉑力特作為首批科創板企業上市,多家企業啟動IPO,鑫垚、超晶、華秦科技、遠航釬焊、迪泰克等企業也在準備IPO。不過,上市不是一個企業的最終目標,上市以后,企業能保持良性發展才是最重要的,在這方面,鉑力特比較典型。
學校在成果轉化的利益分配機制上,我們是有創新的,在很大程度上學校調動了成果完成團隊的積極性,還有在學校各學院、部門間制定了相對合理的收益分配機制,有利于形成轉化的“合力”,這是相輔相成的。
對高校來說,我們堅持邊轉化邊退出,這個思路不會變。退出的時候,實現經營性資產的保值增值。近兩年,學校通過退出或部分退出成果轉化企業的股權,實現了超10億元的整體收益,這在高校還是不多見的。
粉巷財經:在您看來,如何理解“西工大模式”?
符新偉:我們提了16個字,來凝練西工大的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就是“創新機制、貫通鏈路、技術引領、協同創新”。
第一,創新機制。比如,早在2009年我們就將學校成果作價獎勵成果完成人的股權比例定為不低于50%,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有了這個政策,才誕生了鉑力特、鑫垚等一批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近兩年,隨著國家相關的政策的出臺,我們在機制上也不斷調整完善,基本經形成了比較系統的成果轉化政策體系。
第二,融通鏈路。西工大鮮明的辦學特色,特別是具備了較強的系統創新和技術集成能力,很多科技成果來源于應用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
在實現成果轉化的過程中,我們重點貫通三條鏈路,一是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系統集成創新,最后到產業化的技術鏈路;二是從實驗室到工程化服務平臺(包括工程中心、中試基地等),再到產業化公司的平臺鏈路,這部分我們工作的重心在工程化服務平臺的搭建上;三是從科技成果的管理部門到成果轉化的服務單位(如科技園、異地創新機構等),再到成果轉化的持股平臺(資產公司等)的服務鏈路。
比如,在技術成熟度3-4級這個階段,成果轉化最缺支持,政府的財政資金因為重點支持基礎研究,社會資本因為投資風險大,介入這個階段的可能性都不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科技成果轉化的“死亡之谷”。我們在這方面介入的時間比較早,爭取來彌補這個缺口。
第三,技術引領。我們一直提倡的首席科學家體系,包括鑫垚的張立同院士、鉑力特的黃衛東教授等等,在企業技術路線發展的實踐中都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作為同等重要的元素,我們也提出要有專業運營團隊來負責管理企業,體現“專業人做專業事”的總體理念。
第四,協同創新。基于學校學科優勢,借助技術開發和產品化能力,學校的很多科技成果本身就具備一定的國防工業市場,這首先能保證新組建企業一定階段的存活期,然后再通過技術降維降階,擴大產能、降低成本,爭取民用市場,逐步實現協同創新。
02?
全鏈條孵化體系
粉巷財經:能否分享一些可以代表“西工大模式”的經典案例?
符新偉:鉑力特、鑫垚、流固動力、迪泰克、科為等都是“西工大模式”的案例。
比如鑫垚,去年11月,國投高新收購我們16%的股份,成為鑫垚大股東,學校實現收益的同時,國投加大了對鑫垚的投入,并且啟動在西安閻良的新廠區建設計劃,投資特別大,這也可以說西工大成果轉化給陜西帶來的貢獻。
粉巷財經:去年12 月,西工大國家大學科技園入選第三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它在西工大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承擔著什么作用?
符新偉:這個基地主要是面向學生,進行創業孵化,從而帶動就業。我們現在有兩個眾創空間,一個位于學校周邊創新大廈的“工大翱翔眾創空間”,另一個是位于西安高新區的“飛天科技企業孵化器”,兩者功能互補。眾創空間以公益性為主,我們向雙創團隊免費提供資金、工位和服務,以競爭性立項的形式提供。入選的團隊需要上交一部分成本,但這個成本原則上控制在我們資助金額的50%以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更需要培養團隊的成本意識,學會管理、學會創業。
完成在眾創空間的成長之后,有條件的團隊就會創建企業,進入飛天孵化器。孵化器提供的就是更專業、更商業化的服務。這時學校就會擇優進入一部分企業的股權,完成投資,更好的提供孵化服務。成長良好的企業會再進入加速器或產業園區。這是一個全鏈條的孵化體系,不管是創業孵化還是成果轉化,這個體系是通的。
我們現在與投融資機構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包括創新工場、紅杉資本、圖靈基金、英諾天使、啟迪之星、唐興資本等十余家投資機構都投過我們的項目。此外,學校還與國投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會在成果轉化、創業孵化等領域開展深入的合作。
我們現有學生雙創團隊30余個,在孵企業60多家,包括朱健楠創立的歐卡智舶、項彬的聯豐迅聲都發展得很不錯。學校先后有5 位學生和 4 位校友入選福布斯中國 30 位 30 歲以下創業精英榜,李澤湘、吳亞軍、李竹等一批知名投資人被聘為創業導師。比如聯豐迅聲,創始人項彬是西工大航海學院的碩士畢業生,公司主要從事環境聲音信號處理、聲音識別、聲源定位等聲學軟、硬件產品研發和服務,之前拿到英諾天使的種子輪,今年又拿到啟迪之星領投的Pre-A千萬級融資。這也是我們入股的第一家學生創業企業。
03?
轉化“頑疾”待解
粉巷財經:科技成果轉化是高校面臨的普遍難題。您認為,其中比較大的挑戰是什么?
符新偉:我認為最大的挑戰有兩個方面。一是政策層面,國家政策體系頂層設計非常好,但落地的時候往往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說,關于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實際享受起來就很困難。國家不鼓勵學校辦企業,但并沒有說不鼓勵成果轉化,這是兩個維度的事情,所以在相關政策的執行層面,還需要進一步明確。
二是技術創新和企業經營之間的矛盾還比較突出。大學的教授們對自己的技術都非常有信心,幾乎是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在呵護。但是,市場競爭是殘酷的,在企業的專業經營和發展上,特別缺合適的經營管理團隊。反過來說,一些成功的企業,往往有比較強的經營管理者,比如鉑力特采用“師生配”的模式,總經理薛雷是黃衛東教授的學生。這也是目前高校成果轉化中成功率比較高的一種模式。
粉巷財經:除此之外,高??萍汲晒D化還有哪些難點?
符新偉:缺專業的職業經理人,缺優秀的投資人,當然對西工大來說,我們還更需要有家國情懷的投資人。
高??萍汲晒D化鏈條長,相對來說技術成熟度沒有那么高,投資回報周期比較長,這對成果轉化吸引社會資本來說也是一個難點。
04?
融入地方發展
符新偉:陜西科教資源集中,尤其在軍工領域特別強。同時,資本市場不活躍的問題也在逐步改善,尤其是今年陜西省政府出臺的新政策,政府引導基金比例提高到40%,可以說是“破天荒”的。
但是,從整體營商環境來說,還有一定的改善空間。比如,一些地方政府承諾的補貼、政策,有些沒有到位。營商環境好了、政策好了,資金、人才自然會聚集,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效果就會好。
粉巷財經:西工大在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方面,還有哪些謀劃?
符新偉:在助力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方面,當前我們正在做兩件事。
首先,積極參與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貢獻“工大力量”。目前學校正在推進相關實施方案,建設產業研究院、公共服務平臺等,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包括建設好 “區校企”合作發展模式的翱翔小鎮。
其次,與西安市、碑林區共同推進的硬科技雙創示范街區建設,打造好友誼路起點“光德智慧谷”示范基地。
此外,學校在北京、上海、深圳、重慶、青島、寧波以及蘇州太倉布局建設了7個異地創新機構,也會圍繞國家戰略來實現學校科技成果轉化。
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 京ICP備05034026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0532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萬壽路27號院 郵編:100036 聯系電話:010-68209024 傳真:010-6820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