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產業活動性質有所不同,高新技術產業對人力資本特別是科技人力資本具有巨大的依賴性,從某種意義上,科技人力資本配置能力的區域差異性決定了區域高新技術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差異性,全面貫徹人才戰略是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重要內容,也是國家高新區“二次創業”、實現跨越發展的關鍵環節。在高新區,不僅要有科技企業孵化器,還應有“科技型企業家孵化器”,將那些擁有科技成果或項目,致力于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高技術人才培育成科技型企業家。這種有市場眼光的科學家和有科學眼光的企業家緊密結合的科技型企業家是高新區的核心和靈魂,只有這種企業家才能把各種生產要素整合起來,形成現實生產力,才能實現從研發—產品—商品—市場—產業—貨幣的連續跳躍和良性循環。
自主創新是高新區發展的必由之路
南京高新區作為首批國家高新區,在經歷了“一次創業”后,對如何營造創新環境、建立創新機制、增強創新能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導產業進行了深入調研與思考。2006年年初,結合全國科技大會精神及江蘇省、南京市創建“創新型城市”的目標,南京高新區明確提出了“二次創業”的發展思路:按照“邊補課(補產業化、補城市化)、邊突破、邊發展、邊整合”的思路,以構筑自主創新體系為主線,瞄準高端技術和產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高新區核心競爭力,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創新型科技園區。
圍繞創新型科技園區的建設目標,南京高新區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當前和今后園區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抓手和根本性任務,堅持全面深化“創新驅動”,著重做好四個方面工作。
堅持把產業化作為自主創新的根本點,努力實現和放大創新價值。近年來,南京高新區不斷對各類創新資源進行整合提升,促進園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國電南瑞、南汽MG項目、南京南車城軌車輛項目相繼在園區落戶開工,國電南瑞電力自動化應用軟件占國內市場份額60%以上;南汽名爵通過收購世界知名品牌和先進核心技術,走出“第三條創新道路”,已成為我國汽車產業參與國際競爭的一面旗幟。截至2008年年底,南京高新區先后開發實施高新技術項目600多項,其中863、973計劃項目及科技攻關重點項目100余項;80%以上的高科技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或自主品牌,高科技企業創造的工業產值占園區工業總產值的85%以上。
堅持把孵化器建設作為自主創新著力點,聚集創新資源,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南京高新區通過加大特色及專業孵化器建設力度,不斷優化園區創新創業環境,創造最好的科技資源服務于園區企業。南京高新區建有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國家服務外包基地、國家創業中心、國內首家留學人員創業園以及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動漫產業基地和國家模式動物基因庫、中科院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工程中心等10多個國家級自主創新平臺,以及南瑞工藝制造與研究工程中心等研發平臺。擁有科技創業創新孵化面積40萬平方米,孵化畢業企業200余家,成功率達75%。
堅持把構筑政產學研一體化創新體系作為立足點,大力促進自主創新成果轉化。南京高新區緊緊依托南京地區的大學、大研究院所、大企業科技研發的優勢,積極創造條件推動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現科技與經濟互動并進。南京高新區與南京大學合作建立的國家遺傳基因工程小鼠資源庫是科技部“十五”攻關項目,獲得國際實驗動物管理評估及認證協會(AAALAC)認證,為全國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研究平臺。在此基礎上,目前南京高新區正在籌備建設南京大學南京生物醫藥研究院,目標是為南京打造“生物醫藥谷”提供科技支撐和核心技術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借鑒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及我國臺灣工研院等成功經驗,南京高新區與南京工業大學合作共建了南京工大高新研究院,以知識創新體系、技術創新體系、成果轉化體系、產業集群體系、現代服務業體系為支撐,在5-10年內,將南京工大高新研究院建設成為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的全國性示范基地。
堅持把人才培養和引進作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點,積極營造自主創新的文化氛圍。南京高新區牢固確立人才是區域競爭第一要素、可持續發展第一要素、科技創新第一要素的理念,依托良好的產業基礎、創業平臺、文化環境,加快推進國際化人才高地建設。與南京大學合作建立了南京大學軟件學院,與東南大學和南京師范大學合作建立了阿法貝動漫教學實踐基地,與微軟江蘇工程技術中心合作成立了軟件人才培訓中心。在高端人才引進上,近年來,南京高新區通過“三創”載體領軍人才計劃、產學研合作項目等,引進了美國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著名高校的20多位海外高層人才。
共建“三創”載體探索自主創新新徑
為加快科技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的有機結合,實現科技鏈與產業鏈的有效鏈接,形成價值鏈,變成生產力,推動區域創新體系的深化,南京高新區與南京工業大學共同提出“創新在工大,創業在高新,創優促發展”,聯手搭建創業、創新、創優“三創”載體,推進政產學研一體化,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速提升企業持續創新能力,加快南京高新區創業創新創優生態鏈形成。
以創業、創新、創優為主題的“三創”建設是南京高新區貫徹創新型國家戰略,落實江蘇省委創業創新創優精神和南京市委跨江發展戰略大背景下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南京高新區構筑自主創新體系工作思路的具體體現,目的是發揮各自優勢,構筑自主創新體系,打通科技與產業的通道,提高核心競爭力和研發能力,形成持續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其內容包括:
整合大學科技人才優勢和高新區政策資源優勢,搭建自主創新平臺。將南京工業大學科技創新大樓納入南京高新區高新技術孵化器序列,其中3000平方米作為海內外領軍人才創新的重要載體;南京工業大學浦口自主創新基地納入南京高新區管理范圍,作為海內外領軍人才創業的重要載體。
實施海內外領軍人才計劃,構筑人才集聚高地。圍繞南京高新區的主導產業,南京工業大學優勢學科所涉及的相關領域(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先進制造、環保及信息技術等),在“十一五”期間,用3年時間聯合招聘海內外領軍人才30名。
開辟綠色通道,實現資源共享。在南京高新區遴選一批創業有成、企業具有一定規模的海內外企業家,南京工業大學聘其為教授,全面開放南京工業大學科技資源,將企業的研發中心設在學校,提高企業持續創新能力;南京工業大學的教師帶著成果到南京高新區創業,南京高新區提供政策、服務、金融等支持,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創業。
根據領軍人才創新、創業需求,提供“4+1”支持。“4”即在聘期內,由南京工業大學為每位引進的領軍人才提供一個專職編制(教授或研究員崗位)、一套人才公寓、一個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實驗室或辦公場所、一項100萬元的崗位津貼或科研啟動專項資金,同時根據需要為其配備研究團隊;“1”即領軍人才在南京高新區注冊成立公司,南京高新區為其提供不少于2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購置實驗儀器及設備、通風、凈化等條件建設。
目前,南京高新區“三創”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第一、第二批15名領軍人才,14人獲得南京工業大學教授資格、12人在高新區創立了企業。去年年底,南京高新區還與北京中關村、北京理工大學開展合作,拓展“三創”載體的合作范圍和渠道。
圍繞“三創”載體推進深層次合作
“三創”載體建設充分發揮了高新區在政策扶持、資金融通、孵化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對充分釋放高校科研、人才和資源等方面的優勢能量,將高校的創新成果直接與市場資源、市場需求結合起來,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實現了人才、平臺和環境的有機結合。當然,這項工作才剛剛起步,今后南京高新區將以“打造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創新型科技園區”為目標,全面推進與南京工業大學的深層次合作,真正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加大領軍人才引進力度,不斷壯大領軍人才規模。“創業創新創優”關鍵在于人才隊伍建設。南京高新區將重點圍繞生物技術、環保節能和電子信息產業,圍繞現代服務外包產業,做好領軍人才建設規劃,加強與海內外大學研發機構和跨國企業聯系,盡快啟動第三批領軍人才的評聘工作。
加強公共平臺建設,提升“三創”載體企業創新能力。南京高新區將大力推進現有載體平臺與“三創”載體產業化平臺的結合,推動與民營企業的合作,廣開社會資源渠道,共建南京國際生物醫藥孵化器;繼續引進國家級研發機構和工程中心,促進“三創”載體項目技術不斷創新,放大“三創”載體效應,整合南京高新區的產業資源。擴大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全方位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目前,南京高新區正著手建設生物制造與技術工程“三創”載體,同時繼續深化與南京工業大學的合作,共建南京工大高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作為載體的管理機構。
加快“三創”載體項目產業化進程,重點扶持培育一批自主創新的骨干企業。南京高新區對已經入園的“三創”載體項目在政策、資金、服務等方面給予全方位的支持,通過多項政策措施扶持幫助企業發展;對領軍人才創業過程中的困難、問題,竭盡全力幫助解決,促進發展壯大。最終目標是通過領軍人才帶動戰略領域形成產業優勢,力爭在一二個領域培育出在全國甚至世界叫得響的品牌。
優化“三創”載體發展環境,提升高新區創業創新創優服務水平。為了更加長效并更好地做好服務工作,南京高新區與南京工業大學共同成立了共建“海內外領軍人才‘三創’載體”管理委員會,同時設立具體辦事機構,負責海內外領軍人才計劃的實施、管理和服務。積極與專業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為項目提供風險投資、科技成果評估、技術產業咨詢、法律咨詢、會計服務、創業輔導等專業化服務,集聚創造最好的科技資源服務于“三創”載體企業,優化“三創”載體發展環境。
美國當代著名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指出,實際上,在經濟增長要素中,人力資本比物質資本更重要,在全部資本中占到2/3-3/4。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所需要的高端人才是缺稀的,因此更需要重視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和開發,這是高新區乃至我國經濟在激烈的競爭中迎頭趕上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