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十七大”報告將信息化列入“五化”(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提出“兩化融合”的概念:“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兩化融合成為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內容,成為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核心動力。
作為負責推進兩化融合的工業和信息化部,近年來通過研究制定指導政策、選定國家級試驗區進行試點示范、舉辦兩化融合工作培訓與交流等工作會議、組織制定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指標體系等系列工作,大力積極推進兩化融合;另一方面全國各行各業也逐步意識到兩化融合對降低生產和管理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加快市場反應速度、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作用,紛紛融入到兩化融合發展大潮。
隨著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要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我國的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已具備良好的開端,逐步走向深入。
1.國家級試驗區示范帶動效果明顯
國家級試驗區是工業和信息化部推進兩化融合的重要舉措。2009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開“兩化融合試驗區工作培訓會議”,會上確定了上海市、重慶市、珠三角地區、呼包鄂地區、廣州市、南京市、青島市、唐山暨曹妃甸地區作為首批八個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各試驗區根據部里的重點工作指導意見分別制定實施方案,逐步清晰思路,初步形成套路,把編制發展規劃、出臺政策措施、開展試點示范、搭建公共平臺、推進項目建設等作為推進兩化融合的抓手,兩化融合工作有序開展,并逐步取得成效,形成了有效經驗。以第一批試驗區為先導,2011年陸續獲批的第二批八個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正積極開展推進工作。
當前,為進一步落實“兩化深度融合”,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在貴陽、重慶、廈門、武漢、廣州等地開展“全國兩化融合深度行”活動,宣傳貫徹國家關于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政策,同時發現新鮮經驗,推廣成功案例。通過注重高端引領,講實效、講實際、抓實干,切實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2.信息化基礎條件直接影響兩化融合成效
(1)制造業兩化融合處于領先水平
目前,我國在CAD、CIMS、數控機床以及工業控制等關鍵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國產制造業信息化軟件市場初具規模,對重大工程和行業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
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的迅速普及為中國制造業信息化的迅速前進造就了良好條件,技術和管理開始走到一起,以ERP為代表的信息化成為中國制造業信息化的神經中樞;通過與CAD/PDM等技術的整合,為實現企業生產、管理和經營一體化奠定基礎,這一點對于離散類制造企業相當明顯;對于連續流程型企業,通過應用信息技術控制傳統生產流程,整合各生產工序,推進DCS(決策控制系統)建設,實現管控一體化,以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很多大型制造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已具備相當基礎。PLM、ERP等系統已經建立起來,還應用了CRM、OA、企業門戶、BI等各類應用系統。對于這些制造企業而言,建立企業的整體信息平臺和信息規范,成為信息化建設的當務之急。
(2)能源行業兩化融合全面展開
石油石化工業的信息技術應用起步較早。從20個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就在勘探開發和煉化生產領域引入了計算機技術進行數據處理和生產控制。“十五”期間,石油石化企業信息化投入資金多、發展速度快、應用效果好,信息化整體水平在國內各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在2007年,三大石油企業都加大了信息化的建設力度。2007年,我國石油石化行業在IT應用中投入總額為85.9億元人民幣,比2006年的77億元同比增長11.5%。
各大石油石化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思路逐步清晰,統籌規劃成為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原則。例如,中石油提出的“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設計、統一投資、統一建設、統一管理”、中石化提出的“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投資、統一建設、統一管理”、中海油提出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分步實施、逐步替代”.應用層次日漸清晰,已經形成包括生產操作控制層、生產執行層、經營管理層和企業管理層的完整信息系統應用體系。
3.信息化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我國各行業的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個別行業在國際上也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力。但總體而言,自主創新能力仍然較弱,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差距,包括制造業在內的多數行業處于國際產業價值鏈末端,技術水平、勞動生產率和工業增加值率都還比較低,產品附加值也很低。信息化帶動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的研發缺乏群體性突破。企業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綜合創新的潛力需要進一步挖掘。
我國產業技術中的核心專利技術少。我國近半數發明專利申請來自國外,其中絕大部分集中在移動通訊、無線電傳輸等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在高技術領域,美國、日本擁有的專利占世界專利總量的90%左右,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僅僅占有10%左右。由于缺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我國不少行業存在產業技術空心化的危險,成為我國產業進一步發展和進入國際市場的瓶頸。
我國工業生產所需的大量技術裝備,特別是高端產品主要依賴于進口。我國作為工業品的出口大國,生產裝備特別是技術裝備水平還比較差。裝備制造業雖然規模較大,但真正體現行業競爭力的高精尖加工工藝和重大技術裝備仍然比較薄弱。市場急需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技術裝備和產品嚴重短缺,一些國民經濟和高技術產業領域所需的重要裝備依賴進口。中國的高端醫療設備、半導體及集成電路制造設備和光纖制造設備,基本從國外進口;石化裝備的80%,轎車制造裝備、數控機床、先進紡織機械、膠印設備的70%依賴進口。我國每年8萬多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有70%是用于購置設備,而其中又有60%依賴于進口。目前,我國技術的對外依存度超過50%。
4.兩化融合助推工業轉型升級作用初顯
兩化融合不僅幫助眾多企業提高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輸銷售以及綜合管理各方面的核心競爭力,更重要的是,兩化融合促進節能減排、循環經濟和安全生產等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助推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作用開始顯現。
工業轉型升級的其中重點之一就是工業生產向綠色低碳轉型。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節能減排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例如,在煉鐵、煉鋼、軋鋼等工藝中,利用計算機控制技術,可以實現自動化、精確化生產作業,減少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油公司利用油田服務軟件可以縮短從勘探到首次產油的時間,提高油氣采收率,發現更多的油氣儲量,提高油氣產量,避免小區塊、復雜地質條件下的油氣資源浪費。利用計算機控制技術,可以對一些煤礦設備進行自動控制,使設備運轉的能耗最小化。在建材生產設備上安裝變頻裝置,可以有效節煤、節電、節水,減少污染物排放。在火力發電廠,利用計算機仿真技術對燃料摻燒比例、煤種、灰份等進行優化配置,可以使煤炭燃燒最充分。
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 京ICP備05034026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0532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萬壽路27號院 郵編:100036 聯系電話:010-68209024 傳真:010-68209025